今日时间:
酷游ku111备用线路
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义务编制村庄规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1-06  发布人:高东开

课程类型:实验课

课程性质:选修

面向专业: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

学 时:2周

学 分:2学分

一、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简介

·课程负责人简介:

朱一荣,男,1977年03月生人,副教授,副院长,工学博士,注册城市规划师主要承担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城乡规划原理Ⅰ》、《城乡规划设计》系列专业核心课程、《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课程。主持《基于“科教融合、研创一体”多学科联合教学的乡村建设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探索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建设人才需求,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研究依托项目式教学的多学科联合乡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多次被评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被评为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城乡社区规划、村镇规划、用地使用与控制。主持参与科研课题30余项,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参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景观规划等设计项目100多项。设计成果获住建部奖励1项,住建厅奖励10余项。

·课程团队主要成员简介:

高江、男、1980年12月生人、院党总支副书记、硕士研究生。主要承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教学任务,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个人曾荣获山东省、青岛市优秀辅导员,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山东省脱贫攻坚奉献类先进个人等。指导学生在团中央各社会实践专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以及各类专业竞赛等获奖数百项。 

 

 

 

田华、男、1966年12月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注册城市规划师。主要承担《村庄规划》、《城乡规划设计》系列专业核心课程。现任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城市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出版译著三部,完成课题十余项,累计经费100余万元;获一项全国优秀规划设计奖,两项青岛市优秀规划设计奖,一项省规划论文一等奖。 

  

 

 

 刘一光、男、1973年03月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注册城市规划师。主要承担《城市道路与交通》、《城乡规划职业实践》、《城乡规划设计》系列专业核心课程。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交通规划,2003-2020年在全国城市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城市规划专业设计竞赛、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中指导学生获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多项。

 

   

 

纪爱华、女、1975年10月生人、讲师、工学博士。主要承担城乡生态环境评价与规划、城市经济学、村庄规划、城乡总体规划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承担多项省市课题,两项成果获青岛市委书记肯定性批示, 获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近年来,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际竞赛”和“全国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奖项。 

 

二、课程目标

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是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以“陆海统筹、学科融合,开放办学、协同育人,开拓创新、振兴乡村”为人才培养策略,培养适应城乡建设与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1998年创办城乡规划本科专业至今,以培养创新人才培为目标,在每一版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多达46.7%。

通过本社会实践课程,首先掌握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区别,巩固和拓展村庄规划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其次是通过与建筑学、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协同作业,实现学科融合、拓展相关知识,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再次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乡村、研究乡村、理解乡村、服务乡村的意识和能力,助推乡村发展与建设。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1、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本课程与城乡规划专业特点紧密结合,把村庄规划课程教学延伸到乡村实地,通过现场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坚持义务编制村庄规划的公益性,把服务奉献精神根植到学生内心,融教学、实践、育人为一体,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色环节。

2、多学科融合,培养团队协作

授课面向建筑大类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三个专业,覆盖了乡村规划与设计的全领域,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社会实践团队,培养学生从“配合”到“融合”,改变各专业被动配合、各自评价的状态,强调主动思考、统筹决策;从“一元”到“多元”,改变传统设计只重视本专业知识的训练,忽视相关专业知识的拓展;从“协助”到“协同”改变规划先行、其他专业协助设计的方式,协同设计拓展相关专业知识。

3、以实践育人,助推乡村振兴

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为期一周的驻村生活体验及调研等各种实践活动,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明确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与基层村民的相处中,引导同学们关注国情、社情、民情,领悟村民真正需要什么?通过村庄规划能够改变什么?同时通过访谈、调查问卷、规划方案研讨等多种交流方式,学生将新的观念和知识带进乡村,促进乡村振兴。

四、课程相关其他风采展示





嘉陵江路校区地址:青岛市黄岛区嘉陵江东路777号    邮编:266520                版权所有©酷游ku111备用线路(中国)官网 - 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市北校区地址:青岛市市北区抚顺路11号   邮编:266033                  临沂校区地址:临沂市费县县城东外环108号    邮编:273400                   鲁ICP备